千年名宴端上百姓餐桌|天天热消息

日期:2023-05-16 07:14:14 来源:金陵晚报

□金陵晚报/紫金山新闻记者 陈燕飞

以文会友、以酒交友,从古至今中国人一直拥有满满的仪式感。宴饮历史,传承千年。在南京都市圈有这样一些千年名宴,经过传承和研发,已经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,有的甚至成了当地的“招牌菜”。有机会可以前往看一看、尝一尝、品一品。


【资料图】

汪伦宴

待客“天花板”已成招牌菜

有些人一生都在写诗,却没有留下几首。有些人一生不怎么写诗,却在别人的诗词中名留千古。李白的头号“粉丝”汪伦,当数最大的赢家。“桃花潭水深千尺,不及汪伦送我情。”当年,泾县县令汪伦是拿出了多大的诚意招待李白,才让李白发出这样的感慨!

在宣城泾县有一家酒店,该店有一款名为“汪伦宴”的招牌宴席。一首《赠汪伦》能让看客感知汪伦的待客热情,而汪伦宴无论从历史溯源,还是布菜规格,都蕴含着独属于泾县的饮食文化。

“汪伦宴俗称八盘十二碗(盛宴八盘、普宴四盘),民间的婚丧嫁娶、中举、做官、发财等,一般都举办此宴。”酒店掌勺人翟和胜介绍说,汪伦宴上的菜肴是泾县桃花潭镇的招牌菜,此宴是泾县当地待客级别最高的宴席。

汪伦宴对桌椅摆放、上菜程序、客人座次等都有严格的规定,一般采用八仙大桌,官宴(盛宴)用太师椅,民间用长条板凳。从客人座次上来讲,以进门右手为大,按照右左右左的顺序就坐。每道菜必须从首席开始上,第一道菜必须放在首席首位前,上至第三道菜时,摆放成“品”字形,第四道菜为“方形”,第五道菜放在“方形”中间,称为“五子登科”。席间鸣炮数次,客人散尽还会鸣响“散席炮”。

如此隆重的宴席,难怪李白会被汪伦的盛情感动了。

赛琼碗

“徽州的满汉全席”入驻博物馆

嫩黄的冬笋、玉白的豆腐、灰褐的香菇、艳红的辣椒……一张巨型方桌上,按照一年12个月和24个节气的寓意,整齐有序地摆满了288道徽菜,制作精美、气势恢宏。这是有着“徽州的满汉全席”之称的赛琼碗民俗文化活动,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“赛”顾名思义是“比”的意思,“琼碗”在绩溪民间指的则是“盛满美食的大碗”。“赛琼碗”原为古时的祭祀仪式,也是一个厨艺展示和比拼技艺的舞台。该民俗活动如今已成为历届绩溪县徽菜美食文化旅游节的“固定节目”,也被称为徽菜的民间博览会。

宣城绩溪作为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,也是徽菜的发源地,其文化底蕴深厚,徽菜传承源远流长。在绩溪博物馆的“徽味绩溪厅”,外地游客可以了解到徽菜起源与发展、赛琼碗民俗文化以及徽菜背后的故事。展厅里还摆放着大方桌以及多道菜品,呈现“赛琼碗”的部分场景。

“赛琼碗”在集中展示乡人烹饪技艺的同时,培养和造就了一代代民间烹饪家,为徽菜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。目前绩溪全县徽菜餐饮企业有30家,徽菜特色农家乐210家。在全国开设经营的绩溪徽菜馆达一千余家。

都梁宴

贡品菜肴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

当年苏轼在都梁山上写下“人间有味是清欢”,如今盱眙人在都梁山下摆一席“都梁宴”,演绎了新时代的“人间有味”。

在去年的盱眙国际龙虾节上,“都梁宴”首批菜品发布,包括4个系列、96个品种,其菜单由八冷、四炒、四烩、四烧、一蒸、一汤羹、一各吃(一人份)和两道龙虾构成,饱含盱眙传统文化和饮食习惯。上菜仪式乃至用餐的背景音乐,都体现了“都梁宴”的特色,让食客在品尝美味的同时,感受盱眙古都梁的饮食文化。

盱眙别称都梁,因隋炀帝在盱眙建都梁行宫而得名。历代文人墨客、商贾游人常在此驻足流连,把东南西北的饮食文化传播到这里,催生了众多耳熟能详的美味佳肴。

在“都梁宴”菜品中,淮白鱼是一道经典。淮白鱼,即淮水所产之白鱼,清蒸、酒糟、爆腌皆宜,曾被诗人杨万里誉为“天下众鳞谁出右”,更是唐代、宋代进贡给皇家的贡品,如今,淮白鱼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。

“都梁宴”属于淮扬菜系,但又融入了徽菜的一些特点。基本上取自盱眙民间传统的美食,也包括了盱眙所有的特色菜肴并在此基础上传承、提高。“都梁宴是体现盱眙传统美食的综合性宴席,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传承多年的传统技艺,保持了盱眙传统的味道,又创新发展了一些特色风味,是盱眙人的乡愁记忆。”盱眙县餐饮业商会有关人士表示。

太守宴

农家“山肴野蔌”自成饮食文化

在滁州,除了琅琊山、醉翁亭,更有必打卡美食“太守宴”,体会一把当年文人墨客把酒言欢、泼墨挥毫的意境。

《醉翁亭记》中有这样一段记述:“临溪而渔,溪深而鱼肥,酿泉为酒,泉香而酒冽,山肴野蔌,杂然而前陈者,太守宴也。”文中提及的“太守宴”指的是太守宴请宾朋,后人为追寻当年太守在山林中、小溪边宴请宾朋时的那种雅兴,也学欧公与友人野炊,常用山林中随处可得的山肴野蔌招待客人,并戏称为“太守宴”。

近千年间,不少文人墨客追忆先贤,寻迹踏来,留下了许多佳话。太守宴自北宋以来流传至今,经过不断提高和完善,已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传统饮食文化系列。宴席菜肴以“天然绿色、农家烹制”为基调,粗菜细做,土菜精做,集中了扒、焖、酱、烧、炖、炒、蒸、熘等烹饪手法,逐渐形成醉翁亭饮食文化的载体。

太守宴共24道菜品,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,被人们用《醉翁亭记》中描写四季景色之美句,结合传统养生之法整理出四季组合菜肴。春季是野炊尝新之时,以春之特产为主;夏季是避暑之时,以清淡败火之特产为主;秋季是丰收之季,菜肴丰富,以皖东秋之特产为主;冬季是一年中进补的日子,以皖东冬之滋补特产为主。

标签:

品牌展会
全国巡演